欢迎访问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-商品房维权律师团网站!

施工方追讨工程款:诉讼策略与法律风险防控
首页 > 法律常识 > 工程纠纷
律所位置更多>
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地址
施工方追讨工程款:诉讼策略与法律风险防控
  更新时间:2025-11-24  阅读:    咨询热线:136-9911-8490

  施工方追讨工程款:诉讼策略与法律风险防控

  在建筑工程领域,施工方因建设方拖欠工程款而陷入资金困境的案例屡见不鲜。当协商、调解等非诉讼途径无法解决纠纷时,施工方往往需要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益。本文将从诉讼策略、证据准备、法律风险防控等角度,系统梳理施工方起诉建设方拖欠工程款的实务要点。

  一、诉讼前的证据准备:构建完整证明体系

  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四条,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。施工方起诉建设方拖欠工程款时,需收集以下证据:

  (一)合同类证据

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:需明确工程范围、工期、价款、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。若合同未约定价款或约定不明,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五百一十条、第五百一十一条通过补充协议、交易习惯等方式确定。

  补充协议:若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签订补充协议(如变更工程量、调整价款等),需作为证据提交。

  招投标文件:若工程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施工方,招投标文件可证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。

  (二)履约类证据

  施工记录:包括施工日志、监理日志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,证明施工方已按约完成工程。

  工程量签证单:由建设方、监理方签字确认的工程量签证单,是计算工程款的重要依据。

  工程验收报告: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报告或阶段性验收报告,证明工程已达到付款条件。

  (三)付款类证据

  已付款凭证:建设方已支付的工程款发票、银行转账记录等,证明双方存在交易关系及已付款金额。

  催款函:施工方向建设方发送的书面催款函,证明施工方已履行催告义务。

  沟通记录:与建设方负责人、财务人员的聊天记录、通话录音等,体现催款过程及对方承认欠款的事实。

  实务建议:证据收集需注重关联性、合法性和真实性。建议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定期与建设方对账,并要求对方签字确认,形成书面证据。

  二、诉讼策略设计:精准主张权利

  (一)诉讼请求设计

  施工方起诉建设方拖欠工程款时,可同时主张以下诉讼请求:

  支付工程款:根据合同约定及实际完成工程量,主张建设方支付拖欠的工程款。

  逾期利息: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七百八十八条,施工方可主张建设方支付逾期付款利息(通常按LPR计算)。

  违约金:若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条款(如“逾期付款按日万分之三支付违约金”),施工方可一并主张。

  停工损失:若因建设方原因导致工程停工,施工方可主张停工期间的机械闲置费、人员窝工费等损失。

  诉讼费用承担:根据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》,胜诉方有权要求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。

  案例参考:某施工方起诉建设方拖欠工程款,法院判决建设方支付工程款800万元、逾期利息20万元、违约金15万元及停工损失10万元,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。

  (二)管辖法院选择

  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三十三条,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,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。在建筑工程领域,工程所在地即为不动产所在地,因此施工方需向工程所在地法院起诉。

  实务提示:若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,施工方需按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,而非向法院起诉。建议施工方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(如“因本合同产生的争议,提交工程所在地仲裁委员会仲裁”)。

  (三)财产保全与优先受偿权

  财产保全:为防止建设方转移财产,施工方可在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,法院将冻结建设方的银行账户、查封房产或车辆等财产。

  优先受偿权: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八百零七条,施工方对建设工程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。若工程已竣工,施工方需在竣工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优先受偿权;若工程未竣工,施工方需在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。

  实务要点:优先受偿权需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确认,且需在法定期限内行使。建议施工方在起诉时明确主张优先受偿权,并提供工程验收报告等证据。

  三、法律风险防控:避免诉讼陷阱

  (一)诉讼时效风险

  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八十八条,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。施工方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三年内起诉,否则将丧失胜诉权。

  实务建议:施工方需定期梳理应收账款,对临近诉讼时效的欠款及时发送催款函或提起诉讼,避免因超过时效而败诉。

  (二)证据瑕疵风险

  若施工方提供的证据存在瑕疵(如签字不真实、内容不完整等),可能导致法院不予采信。建议施工方在收集证据时注重证据的合法性、真实性和关联性,必要时可委托公证机构对证据进行公证。

  (三)执行不能风险

  若建设方无财产可供执行,施工方可能面临“赢了官司拿不到钱”的困境。建议施工方在起诉前通过律师调查建设方的财产状况(如银行账户、房产、车辆等),并在诉讼过程中申请财产保全,降低执行不能风险。

  四、特殊情形处理:复杂纠纷应对策略

  (一)工程转包、分包纠纷

  若施工方将工程转包或分包给第三方,且第三方因建设方拖欠工程款而起诉施工方,施工方需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七百九十一条、第七百九十三条等规定,区分合法转包与违法转包,并主张相应权利。

  实务要点:合法转包需经建设方同意,且转包方需具备相应资质;违法转包可能导致合同无效,施工方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

  (二)工程质量纠纷

  若建设方以工程质量问题为由拒付工程款,施工方需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七百九十九条、第八百零一条等规定,提供工程验收报告、质量检测报告等证据,证明工程已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。

  实务建议:施工方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工程质量,并保留相关证据(如材料合格证、施工记录等),防止因质量问题陷入被动。

  (三)工程变更纠纷

  若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或价款调整,施工方需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四十三条、第五百四十四条等规定,与建设方签订补充协议或通过其他方式确认变更内容,避免因变更未确认而引发纠纷。

  案例参考:某工程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,施工方未与建设方签订补充协议。后建设方拒付增加部分的工程款,法院因施工方无法证明变更内容而驳回其诉讼请求。

温馨提示:

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,建议您拨打我们的免费律师服务热线:136-9911-8490 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,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。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咨询热线
/ support hotline
136-9911-8490

邮箱:

电话: 136-9911-8490

地址: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